夏永祥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   发布时间:2018-12-17   浏览次数:2919



姓   名: 夏永祥

职称/职位: 教授,博导

学历/学位: 研究生,硕士

电子邮件: xiayongxiang@suda.edu.cn
基本情况

1978.2~1982.1          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,哲学学士

1982.2~1985.1          兰州大学经济系,经济学硕士

1985.1~1997.8          兰州大学经济系,讲师,副教授,教授

1997.8~ 今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苏州大学商学院,教授

 

承担教学任务
/科研方向

教学课程:政治经济学、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、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研究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、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

研究方向: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、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、市场经济理论与体制  

著作/论文

一、著作

1.市场经济与劳动力资源配置,独立,西北大学出版社,1993.7;

2.英国市场经济体制,主编,兰州大学出版社,1994.3;

3.世纪之交的彷徨与奋起——西部地区向西开放与发展研究,主编,兰州大学出版社,1994.8;

4.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,第一作者,甘肃人民出版社,1998.9;

5.农民收入、农民负担与结构调整,第一作者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2.5;

6.新型工业化与小康社会,第一作者,苏州大学出版社,2003.7;

7.西部的开发战略对成绩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,第一作者,中国商业出版社,2005.5;

8.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研究,第一作者,苏州大学出版社,2015.11;

9.城乡一体化:苏州经验与启示,第一作者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7.7;

10.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,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2-2014,第1—4版。

二、论文

1.平均收入规律是社会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调节机制——兼论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,独立,人文杂志,1987.6;

2.我国当官意识的深层原因及其治理,中国行政管理,1988.6;

3. 价格问题是制约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,独立,中国农村经济,1991.11;

4. 论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均衡与非均衡发展选择,独立,经济科学,1992.2;

5. 论宏观级差地租,独立,管理世界,1993.6;

6. 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原因的分析,独立,中国工业经济,1994.11;

7. 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及其脱贫之路,第一作者,中国工业经济,1998.6;

8. 我国资源开发性企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,第一作者,中国软科学,1998.7;

9.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与机构改革,第一作者,农业经济问题,2001.8;

10. 从非农产业结构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,第一作者,中国软科学,2001.8;

11. 城市化进程理论的一般探讨,第二作者,经济学动态,2001.9;

12. 农业效率与土地经营规模,独立,农业经济问题,2002.7;

13. 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,独立,农业经济问题,2003.4;

14. 长江三角洲构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问题研究,第一作者,中国经济问题,2003.6;

15. 谁比谁强——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排名,第一作者,人民日报(华东版)2003.9.3(27);

16. 创新思路,建立市场化农地征用新体制,独立,农业经济问题,2005.3;

17. 改造传统农业:中国的历史经验、现实与对策,第一作者,中国农村观察,2005.5;

18.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,第一作者,当代经济科学,2006.2;

19. 工业化与城市化:成本分摊与收益分配,独立,江海学刊,2006.5;

20. 城市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,独立,江海学刊,2007.2;

21. 人口城市化与要素城市化,独立,学术月刊,2007.6;

22.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与新思考,独立,国外社会科学,2009.3;

23 .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产品质量管理,第一作者,学术月刊,2009.8;

24. 政府强力推动与城乡一体化发展:“苏州道路”解读,独立,农业经济问题,2011.2;

25. 发展现代农业须拓展农业功能,独立,人民日报,2011.5.6,理论版;

26. 关于丹东作为东北东部地区增长极的分析与思考,第一作者,中国软科学,2011.6;

27. 三重二元结构下的人口流动模型:对民工荒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,第一作者,当代经济科学,2012.1;

28.“苏南模式”中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功过得失,独立,苏州大学学报,2012.4;

29. 重视对次级区域发展差距的调控:以江苏省为例,独立,区域经济评论,2014.5;

30. 构建我国一级与次级衔接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,独立,区域经济评论,2015.1。  

所承担的
科研项目

1.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: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研究,( 11BJL032)主持人,150000元,2011.07-2013.12.31;

2. 教育部社科基地重大项目: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,(02JAZJD790015)主持人,200000元,2002——2005;

3. 教育部社科基地重大项目: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: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,(04JJDZH005)主持人,200000元,2004——2007;

4. 教育部社科基地重大项目: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机制与路径研究,(16JJD790043)主持人,600000元,2016——2020;

5. 国家教委“八五”规划项目:西北地区沿边向西开发战略研究,(教社科司【1993】2号)主持人,12000元,1993-1995;

6. 国家教委“九五”规划项目: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区域经济关系转型,(96JAP790051)主持人,5000元,1996——1999;

7. 教育部“十五”规划项目: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新格局与区域经济整合研究,(01JA790126)主持人,24000元,2001——2004;

8. 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:构建确保农民平等共享发展的动态长效机制:制度创新与反路径依赖,(07JA790045)主持人,50000元,2007——2010;

9.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:甘肃乡镇企业发展与中小城镇建设,(无批准号)主持人,2000元,1993——1993;

10.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:甘肃省资源开发性城市持续发展研究,(甘社科规划办【1997】1号主持人,3000元,1997——1998;

11.主持横向项目20余项,具体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