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
发布者:董娜 发布时间:2019-03-16 浏览次数:1064
阶段 | 步骤 | 时间 | 内容 | 责任主体 | 材料归档要求 | 注意点 | |
产生材料 | 归档要求 | ||||||
申请入党阶段 | 1 | 年满18岁后 | 申请人递交书面入党申请和个人情况汇报,党小组向党支部汇报申请人的有关情况 | 党小组长 (不设党小组的由支部组织委员负责,下同) | 入党申请书 个人情况汇报 | 培养期档案 | 入党申请书要求手写 |
2 | 收到申请书一个月内 | 党组织派人(两名)与申请人谈话,了解入党动机和基本情况,建立培养期档案 | 支部书记 | 谈话记录归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3页 | 培养期档案转正前一般由支部保存 | ||
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阶段 | 3 | 步骤1-5时间跨度至少半年 | 通过党员推荐、群团组织推优,产生入党积极分子人选 | 支部组织委员 (不设支委会的由支部书记负责,下同) | 推荐材料 | 培养期档案 | 工、青、妇等群团组织建设不完善的以征求意见的形式开展 |
推荐推优情况填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4页 | |||||||
4 | 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征求党员群众意见 | 支部组织委员 | 征求意见情况归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5页,结论填入第5页。 | | |||
5 | 支委会研究决定,确定申请人为入党积极分子 | 支部书记 | —— | 不设支委会的支部,该步骤与下一步合并 | |||
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阶段 | 6 | —— | 支部大会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名单,为每位积极分子指定1-2名培养联系人,并制定培养计划 | 支部书记 | 支委会(支部)决议、培养联系人情况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6页“党支部意见”和“培养联系人”栏 | | |
7 | 报基层党委备案 | 支部书记 党(工)委组织委员 | 备案意见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6页“基层党委备案意见”栏 | | |||
8 | 党组织采取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、参加党内有关活动,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集中培训等方法加强积极分子教育培养 | 支部组织委员 | —— | | |||
9 | 培养联系人定期听取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,并指导其每季度至少递交一份书面思想汇报 | 培养联系人 | 思想汇报 | 培养期档案 | | ||
10 | 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 | 支部组织委员 | 考察结果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7-9页“半年度考察意见”栏 | | |||
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阶段 | 11 | | 参加党的基本知识培训(培训对象为近6个月内拟被列为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) | 支部组织委员 | 培训证书复印件、培训情况归入、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15页“学习培训情况”栏 | | |
12 | 确定为积极分子至少一年后 | 党小组、培养联系人向支委会汇报积极分子情况,就能否列为发展对象征求党员、群众意见 | 支部组织委员 | 征求意见情况归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11页,结论填入第11页 | | ||
13 | 支委会讨论同意列为发展对象人选 | 支部书记 | —— | 不设支委会的,该步骤与下一步合并 | |||
14 | 支部大会通过发展对象人选名单 | 支部书记 | 支委会(支部)决议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12页“党支部意见”栏 | | |||
15 | 报基层党委备案,列为发展对象 | 支部书记 党(工)委组织委员 | 备案意见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12页“基层党委备案意见”栏 | 确定为发展对象时间以基层党委备案时间为准 | |||
16 | 确定两名入党介绍人 | 支部书记 | —— | | |||
17 | 对发展对象进行政审 | 支部组织委员 | 过程性取证材料和综合性政审报告归入、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13-14页“政审情况”栏 | | |||
18 | 支委会审查,并将发展对象相关材料报基层党(工)委 | 支部书记 | —— | | |||
19 | 收到材料后一个月以内 | 基层党(工)委预审,听取执纪执法等部门意见,书面形式反馈审查结果。通知党支部凭相关材料去校党委组织部领取《入党志愿书》 | 党(工)委组织委员 | 职能部门意见、预审结论归入、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16-17页“基层党委预审情况”栏 | | ||
预备党员的接收阶段 | 20 | —— | 对拟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基本情况进行公示 | 支部组织委员 | 公示照片、公示情况归入、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18页中“接收预备党员前公示情况”栏 | 支部大会前 | |
21 | 入党介绍人指导发展对象填写《入党志愿书》 | 入党介绍人 | 入党介绍人填写《入党志愿书》第8页中“入党介绍人意见”栏 | | |||
预备党员的接收阶段 | 22 | 预审合格后一个月以内 | 召开支部大会,通过票决确定是否接收为预备党员 | 支部书记 | 票决汇总单、支部大会决议 | 培养期档案 | |
支部决议填写入《入党志愿书》中第9页“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决议”栏 | |||||||
23 | —— | 所有材料报上级党(工)委审批 | 支部组织委员 | —— | 党总支不能审批,但应当对支部大会通过接收?xml:namespace> | ||
24 | 基层党(工)委对党支部报送的《入党志愿书》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 | 党(工)委组织委员 | —— | | |||
25 | 基层党(工)委派人同发展对象谈话 | 党(工)委组织委员 | 谈话内容填入《入党志愿书》第9页中“上级党组织指派专人进行谈话情况和对申请人入党的意见”栏 | 谈话由党(工)委委员和一名兼职组织员 | |||
预备党员的接收阶段 | 26 | 支部大会后3个月内 | 召开党(工)委会,进行审批,报上级组织部门备案,并向支部反馈审批结果 | 党(工)委书记、 组织部门职能科室负责同志 | 审批结果填写《入党志愿书》第10页中“基层党委审批”栏 | 学校组织部备案以审查党建信息平台信息的方式进行 | |
27 | —— | 支部将审批结果告知本人,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| 支部书记 | 新党员告知书 | 给党员本人 (不归档) | | |
预备党员的教育、考察和转正阶段 | 28 | 步骤22-34时间一般一年 | 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,通过党的组织生活、听取本人汇报、个别谈心、集中培训、实践锻炼等方式进行教育和考察 | 支部书记 | —— | | |
29 | 入党宣誓 | 支部组织委员 | —— | | |||
30 | 新党员培训 | 支部组织委员 | 培训证书复印件、培训情况归入、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21页“学习培训情况”栏 | 时间不少于24学时 | |||
31 | 党支部定期对预备党员进行考察,发现问题要及时同本人谈话 | 支部书记、 入党介绍人 | 考察结果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19页中“半年度考察意见”栏 | | |||
预备党员的教育、考察和转正阶段 | 32 | 预备期满前一周左右 | 预备党员递交转正申请书,党小组、入党介绍人向党支部汇报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的表现,提出能否按期转正的意见 | 党小组长、 入党介绍人 | 转正申请 | 培养期档案 | 转正申请书要求手写 |
33 | 就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征求党员、群众意见,组织同批次三分之一的预备党员进行转正答辩 | 支部组织委员 | 征求意见情况归入、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22页“转正意见”栏。转正答辩情况报告归入培养期档案 | | |||
34 | —— | 支委会审查预备党员基本情况及转正相关材料,形成综合考察意见 | 支部组织委员 | 考察结果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20页中“党支部对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的综合考察意见”栏 | | ||
35 | 预备期满后一个月以内 | 转正前公示 | 支部组织委员 | 公示照片、公示情况归入、填写入《发展党员考察表》第23页中“转正公示情况”栏 | 预备期满,支部大会前 | ||
36 | 支部大会讨论,通过票决确定是否按期转正 | 支部书记 | 表决票、票决汇总单、支部大会决议 | 培养期档案 | 党员承诺书一式两份,一份党员自持,一份存入培养期档案 | ||
党员承诺书 | |||||||
预备党员的教育、考察和转正阶 | 37 | 支部大会后3个月内 | 基层党委审批 | 党(工)委书记 | 审批意见填入《入党志愿书》第11页“基层党委审批”栏 | | |
38 | 步骤38-40一般应在党委审批后半个月内完成 | 将党委审批意见反馈给支部 | 党(工)委组织委员 | —— | —— | | |
39 | 支部书记与党员本人谈话,并在支部大会上宣布审批结果 | 支部书记 | 正式党员告知书 | 给党员本人(不归档) | | ||
40 | 相关材料交档案管理部门,存入本人人事档案。无人事档案的,建立党员档案,由党(工)委保存。其余培养期档案作文书档案长期保存。 | 党(工)委组织委员、学校组织部负责同志、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 | 入党申请书、转正申请书、发展党员考察表、入党志愿书、承诺书、部分思想汇报 | 人事档案或党员档案 | 归档材料需经基层党(工)委、学校党委组织部两级审查 | ||
其他材料 | 归入文书档案 |